- 上一篇:榫卯斗拱里的歷史底蘊
- 下一篇:什么是斗拱?
中國古代建筑以它優美柔和的輪廓和變化多樣的形式而引人注意,令人贊賞。但是這樣的外形不是任意造成的,而是適應內部結構的性能和實際用途的需要而產生的。
它們和而不同,展現了中式建筑獨特的美學魅力。斗栱,又作斗拱,別稱斗科、欂櫨,在橫粱和立柱之間挑出以承重,將屋檐的荷載經斗栱傳遞到立柱,有一定的裝飾作用,是中國木構架建筑結構的關鍵部件。
唐代孔穎達說:“山節,謂刻柱頭為斗栱,形如山也。”有唐一代,斗栱碩大,屋檐深遠,盛唐雄渾的建筑氣象就此定格。
除了官式作法標準的栱、枋、昂頭齊全的做法,在一些中國古建筑官式建筑和地方建筑中,由于材料和審美的考慮,斗栱又有各種變通做法。
如偷心造、減踩造、增踩造、蓮瓣造等,早期建筑還有斜栱、斗口出跳、把頭絞項造等等。
計心造和偷心造
計心造是斗栱和枋齊全并互相作用的斗栱,偷心造包括栱、枋省略簡作和鬧昂、鬧螞蚱頭省略簡作兩種情況。
昂的演變是從大至小、由簡至繁、由真變假,同時也從唐宋時的結構件演變到明清的裝飾件。自宋起,有將華栱栱頭做成昂式的,其結構作用與栱無異,此種昂稱為假昂,與上述真昂并用。
元代出現象鼻形昂,但盛行于明清。明末清初盛行龍頭、象鼻形昂,后期又出現云卷頭及各類雕花昂,是刻意追求華麗,片面強調裝飾的產物。但很多南方建筑依然保留了這種華麗的做法。
很多帶斗栱的豪華民宅常采用象鼻昂之類的昂頭,這也是為了通風和排水,和南方民居出檐大,舉折平,椽距密的特點相配合的緣故。
減踩造
減踩造是斗栱中省略簡作的作法,這種做法里拽架數量少于外拽架數量,使斗栱內檐部分的高度、出挑尺寸經濟適用,但這個作法也有它不足地點——前后配重不對等,后尾的壓重不夠,容易造成斗栱前傾。
增踩造
增踩造是斗栱中一種調整室內實用空間高度的作法。這種作法斗栱的里拽架數量多于外拽架數量,不但室內凈高度增加,而且能在室內形成類似藻井穹頂隆起的空間效果,尤其適合于碑亭類建筑。
蓮瓣造
蓮瓣造是斗拱攢檔尺寸派分調整的一種優化方法,它除了可以調整斗拱攢當尺寸的功能外,它還通過加大角科坐斗和增加縱向構件的數量來減小和分散整個翼角部分重量對每根構件的荷載。
對重要的建筑而言,這是一種強化整體結構的好方法,與“角科坐斗用材材質強度宜高于平身科坐斗”的這種說法異曲同工。
把頭絞項造
把頭絞項造是一種特殊的柱梁結合方式(也可以認為是一種特殊的斗栱),沒有出跳。具體做法是將內部伸出的梁栿端部砍成挑尖梁頭或者耍頭或昂的形式,與泥道栱直接相交于柱頂的櫨斗上。
泥道栱上再置兩個散斗和一個齊心斗(類似于清的一斗三升),然后直接承接撩檐枋、檐檁等。該種形制出現較早,在唐宋前就有出現,宋元后基本沒有出現。
斗口出跳
這是一種特殊的斗栱樣式,斗口跳,即櫨斗口內向外出一抄(華栱)出跳,跳頭上置交互斗以承撩檐枋。
最早的懸山頂木建筑,五代,它的斗口跳較特殊,櫨斗內置栱,上承華栱和泥道栱。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一些地方建筑中還保留了用斗栱出跳的方式,但同時為了增大建筑物的高度和等級,出跳的栱不只一道,而可以是好幾道,層層累積或搭在斗上以挑檐。
南方的斗拱經常做成插拱,即插在梁內,而不是安放在坐斗枋上,或者把斗拱的櫨斗做成圓形,插拱經常在柱子兩側不對稱。
斜拱
斜栱,作為古代木結構鋪作的一個構件,從未給出過明確的定義,《營造法式》中也未提及。但現存的古代木結構建筑實物卻經常出現。
“斜栱”是指:鋪作中的某些栱是水平斜置的,即與建筑物的面闊和進深呈非90°角度的栱,多為45°或60°。
斜栱始于宋,鼎盛于遼金,金以后衰落,逐漸消亡于清。現存實物中,遼金時期是“斜栱”出現最頻繁、數量最大、種類最多的時期。
由斗拱托舉起的飛檐廊閣,驚艷千年、家喻戶曉。藏于華麗屋檐下的斗拱,斗轉星移間支撐中國古建筑,歷盡風雨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