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古建屋頂上的絕美藝術-斗拱
- 下一篇:古建筑的另一種美--斗拱彩繪
中國古代建筑因精美的造型,高超的建筑技藝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完美的傳承而聞名于世。古代建筑給人的第一印象,除了精湛的建筑技藝之外,應該就要數它精致的外觀裝飾了。古代建筑的裝飾構件中,有一特有的結構構件--斗拱,無論是結構作用還是裝飾效果,斗拱早已成為中國古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斗拱,是中國古代建筑特有的一種結構。斗拱用于柱頂、額枋和屋檐或構架間,它的產生和發展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代采桑獵壺上的建筑花紋圖案,以及漢代保存下來的墓闕、壁畫上,都可以看到最早的斗拱實物:戰國四龍四鳳方案拱的形象。宋《營造法式》中稱為鋪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稱斗科,通稱為斗拱。斗是斗形木墊塊,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這樣逐層縱橫交錯疊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別起傳遞梁的荷載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時,它同梁、枋結合為一體,除上述功能外,還成為保持木構架整體性的結構層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拱的結構作用蛻化,成了在柱網和屋頂構架間主要起裝飾作用的構件。
明清時期斗拱的結構作用更為退化,裝飾作用幾乎已成了斗拱的唯一功能。明清的平身科斗拱增加到四~六攢,甚至更多,尺度變小,斗拱的形象也變復雜,如用45°方向的斜拱互相搭連,形成網狀,稱為如意斗拱,或將斗拱組合成螺旋形網的樣子,用于藻井周圍。藻井是建筑室內天花上的一種裝飾,斗拱能夠將藻井結構層層抬高,從而構成一座完整的裝飾。藻井,這個在古人看來具有一種“從人間通向天庭” 的象征意義的建筑裝飾一直被專業人士所關注,它蘊含著深厚的中國傳統思想,并為中國古代建筑增添了無窮的意味。中國古人對自然和自然現象都懷著敬畏之心加以崇拜,同樣,為了表現出對天的敬畏和崇拜,古人也給室內的“天” 給予了特別重視,中國古代建筑中出現了“穹然高起,如傘如蓋”的內部建筑裝飾藻井。藻井的造型上圓下方,正符合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除了藻井應用到斗拱的裝飾作用之外,古建筑飛翹的屋檐也正是斗拱的另一個裝飾效果的最佳體現。遠觀或是近看一座古建筑時,最顯眼的部分就是屋頂。《詩經》里形容它,“如鳥斯革,如暈斯飛”;它們或低垂、或上挑、或威嚴、或輕靈,仿佛從地面上升起一股氣托舉著屋子,使建筑有一種靈動感。中國古典建筑的屋頂得以出檐深遠、呼之欲出,正是因為因為斗拱的存在。根據木材本身的結構,把它穿插架構在許多木構件之間,一層層的疊加,放在屋檐下柱子和屋頂之間。斗拱有著一律整齊的形式,而且相互對稱相互均衡,各個部件之間十分協調,銜接巧妙,使整個建筑擁有和諧的韻律。
所以,無論從技術或藝術的角度來看,斗拱都可以在古建筑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既可作為結構構件,也能作為裝飾構件,因為斗拱的應用,它以獨特的風格和特有的制作技術及其富麗堂皇的裝飾藝術效果,使得中國古建筑驚艷于世。